在近日的汽车界,小米汽车因对其SU7 Ultra车型的限制马力和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争议,引发了轩然大波。而在深夜,小米汽车官方对此作出了公开道歉,试图平息这场风波。
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还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只是,许多车主发现,这款前舱盖实际上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有博主用鼓风机对着挖孔机盖吹风,结果发现纸巾毫无反应。此外,还有车主亲自拆解,发现所谓的“双风道高效导流”碳纤维开孔,既无法有效引导空气至刹车系统,也未能产生下压力。
面对用户的质疑和不满,小米汽车在深夜公开道歉,并承诺针对未交付的订单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将赠送2万积分以表诚意。
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采用了行业领先的热压罐工艺制作,和很多超跑车型工艺相同。不仅需要6小时高标准工艺的人工铺贴,还需要6小时的热压罐保压成型。目前原厂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一套模具一天仅可生产一个合格产品,外观质量、工艺和原材料成本都远超第三方仿制改装件。
尽管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存在争议,但配备原厂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小米SU7 Ultra,基于车辆自身强大的综合性能,在赛道极限驾驶场景中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并刷新了多项国内专业赛道圈速纪录。
小米汽车表示,此次事件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任何涉及用户体验的重大更新,都必须建立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未来,他们将建立更完善的用户意见收集机制,充分听取用户意见。
在追求极致性能的同时,小米汽车SU7 Ultra在用户反馈中遭遇了挑战。针对碳纤维挖孔机盖版车型的质疑,我们看到了一个品牌如何快速响应,调整策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优化产品体验。
小米汽车在推送更新版本中添加了排位模式解锁条件,引发了部分用户的困扰。对此,小米汽车表示歉意,并暂停了这次推送。公司承诺将在下一个版本更新中解决此问题,并开始推进新版本的开发和测试。
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小米汽车在面临用户反馈时,如何以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进行产品调整和优化,以提升用户体验。这不仅体现了小米汽车对品质的追求,也展现了其在汽车行业中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