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股书中,云知声对于语音病例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声称高达70%。只是,根据科大讯飞在深交所互动交易平台上对相关问题的回复,云知声的这一说法在至少三个维度上存在疑点。
从覆盖医院数量的角度来看,云知声在2017年至2020年6月30日的累计医院客户数量分别为10、36、91和112家,而同期科大讯飞的累计医院客户数量分别为11、77、264和489家。对比双方在2020年6月30日的累计覆盖医院数量,云知声仅为科大讯飞的22.90%。
云知声在智慧交通领域的业务主要集中在智慧公交站台,通过AIoT基座大脑的支持,使智能公交站台的各个系统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云-边-端结合的数据统筹与处理。只是,这一领域并非云知声的强项,其市场占有率也不足以支撑其70%的市占率说法。
那么,为什么科大讯飞会在云知声IPO最关键的时期选择公开对峙呢?这或许与云知声70%市占率的数据准确性持续引起风波有关。云知声的频繁亮相造势,让人不禁怀疑其内力是否已经修炼得差不多了。
云知声的智能座舱业务是其另一项重要业务,将云知声与新能源赛道深度捆绑。从2014年成立智能车载事业部,到推出智慧座舱turnkey方案,再到与亿咖通成立合资公司,聚焦车规级AI芯片研发,云知声在智能汽车领域布局已久。2022年,搭载云知声AI芯片的吉利星瑞等车型上市,进一步巩固了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地位。
只是,云知声在盈利方面却陷入困境。根据其招股书显示,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云知声的净亏损分别为1.77亿元、2.29亿元、3.17亿元和1.1亿元,总计亏损额超过7亿。这导致云知声不得不寻找更直接的造血渠道,而上市自然成为其中的最佳选择。
在人工智能赛道出现泡沫破灭迹象的前提下,云知声如何度过行业危机,成为其必须跨过去的一道坎。频繁的亮相造势,释放其准备进行IPO的信号,引起市场和投资者的关注,或许是其度过危机的一种方式。
云知声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但其在智能语音领域的耕耘和努力,让其成为人工智能赛道的重要参与者。在未来的发展中,云知声能否成功上市,实现其商业价值,值得我们期待。
在智能语音领域,云知声以其独特的创新技术,成为了行业内的先锋力量。本文将深入探讨云知声的应用创新,展现其在智慧交通、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实践案例,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云知声的语音病历应用,为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医生可以将病历记录转化为电子文档,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差错。在某大型医院的实际应用中,云知声的语音病历系统实现了医生查房、会诊、手术等场景的语音识别,有效提升了医院的信息化水平。
据中商情报网数据显示,智能语音市场规模由2017年的105.2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74.6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7.7%,预计2022年将达401.55亿元。云知声凭借其创新技术,有望在智能语音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因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云知声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云知声将致力于打造更加智能、便捷的城市生活,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云知声在智慧交通、医疗健康等领域的应用创新,以及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未来,云知声将继续深耕技术,拓展应用场景,为智慧城市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