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因过度追求完美,陷入自我设限的困境

2025-05-09 19:10:44 股市动态 facai888

3、卫龙:自困于完美追求的漩涡

卫龙,作为辣条行业的领军品牌,其成长历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过度追求完美。这种追求完美的心态,看似是对产品质量的极致追求,实则成为了束缚卫龙发展的枷锁。

卫龙创始人刘卫平,从湖南平江的酱干制作起步,历经洪灾、原材料短缺等困境,最终将辣条这一地方特色小吃推向全国。只是,在追求产品完美的道路上,卫龙似乎陷入了自我设限的困境。

数据显示,卫龙在调味面制品以外的蔬菜制品、豆制品等领域的营收占比逐年上升,但辣条依然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这种过度依赖单一产品的做法,使得卫龙在面临市场变化时,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在招股书中,卫龙提到,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大幅上涨,是导致其净利润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这反映出,卫龙在追求产品完美的同时,忽视了成本控制和渠道拓展的重要性。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指出,卫龙的辣条产品规模已经很大,未来成长空间可能有限,对于投资者来说回报潜力稍显不足。

2、“不差钱”的卫龙,为何执着于上市

尽管卫龙在市场上拥有一定的地位,但其对于资本市场的渴望却愈发强烈。从招股书可以看出,卫龙上市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融资,更是为了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提升品牌影响力。

只是,卫龙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多次尝试上市失败后,卫龙最终选择了在香港上市。这一决定,引发了外界对其财务状况和市场前景的担忧。

据招股书显示,卫龙在2019年至2021年分别录得年内利润约6.58亿元、8.19亿元和8.27亿元。只是,2020年和2021年两年,其年内利润增速却出现了下滑。这不禁让人质疑,卫龙上市输血能否让其扭亏为盈。

1、“辣条”主业仍然能打,但增速放缓

只是,在追求多元化的过程中,卫龙也需要警惕过度分散精力,导致核心竞争力下降的风险。


针对卫龙因过度追求完美,陷入自我设限的困境的观点结束,现在看卫龙追求极致,创新突破困境。

卫龙,这个辣条行业的巨头,虽然也在尝试开辟蔬菜制品、豆制品等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但仍然深受辣条的影响。一旦辣条利润下降,整体品牌的利润也会跟着下滑。卫龙的起源,与创始人之一的刘卫平的经历密切相关。刘卫平,1978年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对酱干制作并不陌生。酱干不仅是平江县的常见产业,也是当地人们养家糊口的方式。据其招股书显示,在主业调味面制品之外的蔬菜制品,其在营收中的占比,已从2019年的19.6%,上涨到了2021年的34.7%。只是,辣条依然是卫龙的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卫龙调味面制品收入26.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65.3%;2021年,卫龙来自调味面制品收入为29.18亿元,同比增长8.47%,占比虽从65.3%缩减至60.8%,但营收贡献率也持续在60%以上。

在零食赛道中,卫龙以辣条为主业,虽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甚至常年稳居辣条类目榜首,但增长趋势正在放缓。2020年,三只松鼠的营收为97.94亿元、洽洽为52.89亿元,卫龙则是41.2亿元。卫龙近些年来也在布局产品多元化矩阵上有所尝试,但自始至终,卫龙走过的路线,有点作茧自缚。九成靠线下,辣条大王除了辣条,似乎什么都没剩下。几经波折,拥有“辣条一哥”之称的卫龙美味全球控股有限公司终于要登陆港交所了。而或许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卫龙的财务数据等都可圈可点,但通过赴港上市,完成从国货向知名品牌的蜕变,仍有待时间检验。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