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孙晓巍
2019年至2021年,零跑汽车的营收分别为1.17亿元、6.31亿元和31.32亿元,而净亏损分别为8.1亿元、9.35亿元、26.29亿元,无利而多销,成为零跑近三年来的常态。
在新能源电动车市场的主流下,零跑汽车押宝增程式技术,这一策略看似冒险,实则有其必然性。增程式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电池能力不足带来的续航焦虑,而这一解决方案的难度对于各大车企并非遥不可及。
据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中,零跑汽车销售支出约3.9亿元,同比增长323.0%,环比增长64.8%,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品牌建设、广告、汽车销售营销开支增长以及雇员增加。同期,零跑汽车研发开支约为4.04亿元,同比增长138.9%,环比增长42.3%;行政开支约为2.18亿元,同比增142.6%,环比增长42.2%。研发开支增长主要是由于增加研发人员、雇员薪酬增长及新车型研发投入增长所致。
参考资料:
确实,对于新能源整车企业今年原材料上涨的大趋势让其有了充足的理由向消费群体转嫁成本:8月份,零跑T03玛瑙版售价上调5600元;T03皓玉版、琥珀版、耀金版、星钻版售价均上涨6600元。而让零跑心安落肚的是,提高售价之后,其销量也一直没有明显回落而持续坚挺。售销同升之下,毛利率数据变得更讨喜了。
零跑的增程式之路:困境中的抉择
毛利率大幅提升的背后,是零跑节衣缩食的实际需要。同时,顶着“全域自研”光环跑步入场的零跑,给人的感觉向来不是霸气撒币的实力玩家,特别是在资本寒冬到来之际,零跑如果在当下火热的市场中没有自己形成造血能力,恐怕下一阶段零跑的新能源征途就更少不了“里程焦虑”。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当下零跑正在加大投入,期望在新能源市场中快速占据相应份额。而在公开口径中,零跑汽车甚至已经表示出“今年交付12万辆,明年交付24万辆”的大跃进目标。
由于增程式技术产生的环保问题以及倒退的思路逻辑,一经投放在新能源车型后,就已经引起业内人士的无情批判,但就是这样被业内认为是落后而鸡肋的技术,在满足了消费群体的需求中,却又开始走俏了起来。
不远的原因是什么?按照零跑自己的解释:销量增长、车型结构改善,以及平均售价的提升是毛利率大幅上升的主要因素。
更要命的是,即使新能源市场趋暖,但相比整个大环境消费者更理性保守的购车已经行为显现无疑,而且很快反馈到零跑车型的销售数据上:在今年的金九银十销售旺季, 零跑大中型SUV C11上险量从九月的5211辆腰斩至2592辆,整体降幅高达48.45%。
此前,在大环境不够稳定的情况下,零跑在9月依然选择逆流上市,颇让人感到敬佩,但从第一个惨淡的季度财报来看,残酷的现实还是给了零跑和投资人敲响的警钟。
为什么增程式开着历史倒车还能如此有市场?除了消费者对当前纯电车型的充电时间和续航不够满意外,增程式车型的成本更低,利润空间更高也是零跑这样亟需盈利的车企调转方向的主要原因。相比于长期价值,短期获利对当下的零跑更为重要,追着技术风口跑,总比被技术风口淘汰要安全的多,更何况还有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几率存在。
但是零跑的毛利率依然负值是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与小鹏汽车在2020年就实现了季度毛利率转正,零跑光在这一指标上就落后其他三家近三年的时间。
但是,增程式的到来也伴因为巨大的争议,其核心就是:能源悖论。发动机给动力电池充电,本质上是能量传递,而发动机动力来源就是全球达成共识,正在极力减少使用的——燃油。
资金承压,企业能想到的自然就是寻求上市。但对于零跑逆市登录港股,既仓促又缺乏应对方案,反应在股价上,就是近两个月来的跌跌不休。自今年9月29日登陆港股以来,零跑汽车股价截至11月17日盘中,其股价徘徊于18.7港元/股附近,相比发行价48港元/股近六成。
11月14日,零跑汽车发布了上市以来的首份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零跑汽车实现收益42.88亿元,同比增长398.5%,环比增长38.8%;净亏损13.40亿元,较 2022年第二季度14.02亿元小幅收窄。
零跑的首份财报并不好看。
题图 | IC Photo
1、《零跑:股价暴跌,压力暴涨》,速途车酷研究院
如果资金充足,前期的亏损在承受范围之内的话,零跑确实走在了一条预料之中的道路,但据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零跑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3.38亿元,相比之下,“蔚小理”的现金储备都在500亿左右,现金流紧张程度可见一斑。
所以,零跑在一片骂声中押宝增程式,可以说既是跌份的无奈之举,也是富贵险中求的孤注一掷。也许,零跑真该想想,如果增程式也没挣到钱,自己的退路还在哪里?
身处困境,零跑自然要想办法摆脱泥潭,而它选择的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方向:增程式。增程式电动车,属于燃油和电力混合使用的混合动力汽车的一种,原理为用发动机进行发电,电动机进行驱动的车辆。当电池组电量充足时采用纯电动模式行驶,而当电量不足时,车内发动机启动,带动发电机为动力电池充电。
对于零跑交付数据自然值得惊喜,但需要注意的是,零跑销量主力,是售价6.89万元-8.49万元的T03。从定价到配置,这款车可以被认为是零跑为占据市场份额而推出的低价车型,在这种市场策略下,零跑主力车型的利润几乎没有保证,如果加上其他成本,自然就出现了“卖的越多,亏的越多”的恶性循环。
零跑的毛利率回升仍是负值
01.
零跑认为,未来3-5年,中国增程式车型市场将会有大幅增长空间,零跑已经将电动车型配搭增程式车型的战略路线快速落地。据媒体报道,C11的增程版车型将在第四季度上市,而在公司相关人士的表述中,“每种新能源车型都会增加减配版本和高配版本,增加产品带宽以扩大覆盖面”的说法更是确定了零跑两条腿走路的产品线。
薄利多销跑马圈地
本季度中,零跑尽管依然亏损,但在公告中却着重提示:毛利率得到大幅改善,由二季度的-25.6%变为三季度的-8.9%,而2021年同期数据为-44.5%。显然,零跑这一说法的潜台词是“我们已经距离正轨不远了。”
本想回笼资金,但现在却昭告天下“我快不行了”,可见零跑如果不能短时间内改变经营格局,打持久战的基础恐怕会瓦解殆尽。
当然,卖不动车不能仅是大环境问题,市场竞争激烈也是另一个现实的因素。在零跑主打的中低端市场中,新能源品牌兴起如雨后春笋,其中既有互联网大厂扶植的前台品牌,也有传统车企孵化出的新能源玩家,总体来看,当下“你方唱罢我登场”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常态,零跑作为民资中相对资金实力较弱的一方,在这一实力玩家群体横行的大棋局中能否出挑,单单依靠还没转正的毛利率上行趋势,恐怕难以打动人心了。
尽管财务状况略显紧张,但零跑汽车在销量上表现不俗。2021年全年销售43121辆,截止到2022年三季度,交付量已达到87602辆。在十月的交付数据中,零跑汽车成为仅次于哪吒汽车的交付量榜眼品牌,表现可圈可点。
虽然增程式电动车市场潜力巨大,但零跑汽车在竞争中仍需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零跑汽车需要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零跑汽车的财务压力依然存在,需要尽快实现盈利。
总的零跑汽车在新能源市场的发展道路上,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如何在这场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将成为零跑汽车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