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7月,每日优鲜在全国范围内关停了其前置仓模式下的极速达业务,仅保留次日达服务。这一战略调整的背后,是公司对于盈利模式的重新思考。只是,在北京、上海等多地,次日达服务无法下单的情况频发,不禁让人对每日优鲜的未来发展产生担忧。
财报中透露,目前每日优鲜在全国范围内仍有部分租约尚未终止。截至2022年10月31日,公司在8个城市的173座按需分布式迷你仓库的租赁仍然有效,物业总建筑面积约为66,390平方米。尽管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终止这些租赁,但相关的成本负担仍不容忽视。
主打30分钟送达的极速达业务曾是每日优鲜的营收主力,贡献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总净收入的约90%。只是,因为该业务的关停,每日优鲜预计未来营收会出现大幅下降。这一变化无疑对公司的经营状况造成了重大影响。
每日优鲜于SEC上传了其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财报显示,2021年公司总营收为69.65亿元,同比增长13.3%,但总成本与运营费用为108.12亿元,同比增长39.08%。营收增速低于成本增速,使得每日优鲜2021年仍处于经营亏损状态,经营亏损为38.61亿元,净亏损为38.49亿元。此外,财报中还提及,公司已遣散配送团队,全职员工仅剩5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