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G9,这款被视为小鹏汽车品牌崛起的关键车型,却未能如预期般助力公司突破发展瓶颈。何小鹏曾在发布会上满怀信心地宣称G9将是“50万以内最佳的SUV”,并有望超越奥迪Q5,成为新的销量标杆。只是,现实似乎并未如他所愿,小鹏汽车的发展陷入了困境,急需寻求创新与突破。
从交付量数据来看,小鹏汽车在2022年1-9月累计交付量达到98553辆,同比增长75%,看似表现不错。但具体到最近两个月,其交付量却呈现下滑趋势,甚至被传统汽车厂商的新能源品牌超越。例如,9月份,小鹏汽车交付量仅为8468辆,其中小鹏P7交付4634辆,小鹏P5交付2417辆,小鹏G3i交付1233辆。这一现象引起了市场对小鹏汽车未来发展的担忧。
此外,小鹏汽车的组织架构与人员调整也引发了外界关注。2022年10月21日,何小鹏发布全员邮件,宣布建立五大虚拟委员会组织和三个产品矩阵组织,旨在提升公司协作效率。这一举措或许能成为小鹏汽车突破困境的转折点。
只是,小鹏汽车面临的挑战并非仅限于销量下滑和组织架构调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传统汽车厂商纷纷加入战场,对小鹏汽车构成了巨大压力。例如,广汽埃安已完成A轮融资,募资规模超出原计划22%;奇瑞汽车也加速上市步伐,目标于2022年登陆资本市场。这些传统汽车厂商的新能源品牌正在迅速崛起,对小鹏汽车构成了巨大威胁。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也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上半年,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为11.6%,与2021年同期持平,远低于理想汽车的22.09%。这意味着小鹏汽车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
面对困境,小鹏汽车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1. 创新产品和技术:小鹏汽车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以保持市场竞争力。
2. 优化成本结构: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提升毛利率。
3.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
4. 拓展市场渠道: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市场份额。
小鹏汽车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不断创新、突破困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品牌的持续发展。
一、挑战与机遇并存: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
9月6日,在第四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指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5%的目标有望提前3年,即在2023年实现。”这一目标的提前实现,预示着传统汽车厂商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将迎来突围的机会。
面对市场环境和竞争对手的挑战,小鹏汽车必须破釜沉舟,寻求突破。与此同时,传统汽车厂商加速转向新能源汽车赛道,竞争格局正在重塑。
从交付量来看,小鹏汽车面临的冲击远超竞争对手。目前,小鹏汽车的主要销量来源为两年前的P7,但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益竞争激烈,小鹏汽车急需新车型来支撑销量增长,证明其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可持续性。
例如,AITO问界9月交付量达到10142辆,连续两个月单月交付量破万;极氪汽车9月交付8276辆新车,累计交付量突破45000台,刷新月交付量新高。这些数据表明,传统汽车厂商的新能源品牌已对“蔚小理”等新势力造成巨大冲击。
二、小鹏G9遇冷:高调上市,却遭遇口碑危机
小鹏汽车曾寄望于G9助力销量增长,但G9的高价低配策略和复杂配置引发消费者不满,口碑危机四伏。小鹏汽车在上市不到48小时后,紧急调整市场策略,降价两万元,创下了新车上市后最快降价的记录。
2022年,小鹏汽车的交付目标为25万辆,力争冲击30万辆。只是,前三季度交付量仅达10万辆,完成率仅为39%,与目标相去甚远。
8月,小鹏汽车交付量下降至9578辆,排在哪吒、零跑、蔚来之后。9月,交付量进一步下滑,同比下降18.78%,环比下降11.6%,成为唯一一个交付量下跌的新能源汽车厂商。
小鹏汽车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组织架构调整、产品创新和市场策略优化,小鹏汽车有望在未来实现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