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9月初,校招简历已达18w份,今年校招目标:本硕3w、博士1000。”秋招之际,脉脉上一则帖子揭示了今年毕业生求职的艰难局面。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达1076万人。业内人士预测,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或将继续超过2022年。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叠加疫情带来的企业收缩、海外留学受阻等因素,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们正积极应对,有人瞄准“风口”已手握多个offer,有人降低预期只求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有人选择二战考研以寻求更好的就业起点。
老夏,山东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他坦言:“踩对行业风口,我提前拿到了船票。”从小就喜欢汽车、钻研机械的老夏,当年高考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己热爱的汽车专业。
今年秋招,新能源汽车成为毕业生就业的新方向。猎聘发布的《2022全国青年人才就业趋势洞察》显示,今年上半年,向新能源汽车行业投递简历的人数同比增长了16.33%。新能源车企已超过许多互联网大厂,成为最受青年人才欢迎的企业。
脉脉汽车同行交流圈中,有网友表示:“选对风口行业和岗位,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老夏凭借简历投得早、专业对口,在爆火的车企秋招中,已拿到了2个offer。
Apple,中国海洋大学财经专业,明年毕业的Apple,已经工作5年多,是一名在职研究生。
Apple深知学历在金融行业的重要性,为了能去更高更好的平台,她参加工作不久,就开启了边工作、边备考的生活。只是,受疫情、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当下经济形势不佳,Apple决定先在目前的公司呆着。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整体大环境不好导致的惨淡行情,让Apple的薪资一夜回到解放前。但她并没有放弃,而是积极利用家里的资源,在朋友圈卖起了山东特产,以此缓解焦虑情绪。
小刚,北京某普通高校会计专业,为了逃避激烈的职场竞争,很多毕业生选择了考研。只是,考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小刚就曾在考研失败后,放弃会计事务所的转正机会,选择二战。
小刚表示,虽然考研竞争激烈,但他仍然选择二战,因为“我们学校没有太强的优势”。近两年来,疫情影响了不少企业,同时也改变了年轻人对于“工作”这件事的认知,除了愿意选择可靠、稳定的工作外,也开始更加关注行业前景。
面对职场寒意,这些职场萌新们拒绝摆烂,而是更加在意职业成长,在感受着行业水温,蓄力进击。
老夏表示:“当时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家人也非常支持我,没想到专业踩到了风口上,车企成为就业的香饽饽。”在他看来,薪资待遇、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个人兴趣是吸引他加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关键因素。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新能源行业人才需求与发展环境报告》显示,新能源相关职业平均月薪达10867元,招聘职位增速达64.4%,均超过全行业平均水平。此外,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为行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老夏不同,Apple是一名在职研究生,她曾在私募领域打拼多年,深知学历在金融行业的重要性。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考研,并成功进入了一所985高校。
Apple表示:“虽然行业疲弱,但我并没有放弃努力。我相信,只要抓住机遇,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小刚是去年考研大军中的一员,只是,他并未如愿以偿。面对就业压力,他曾在济南当地的一家会计事务所实习,但最终还是决定二战考研。
“我深知,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立足,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小刚说,“虽然考研之路充满艰辛,但我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校企不断推出“组合拳”,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例如,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日前发布了一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包含全国866家用人单位提供的23828个就业实习项目,面向全国高校开放申请。
这些举措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也让他们更加关注自身能力提升,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