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建设全程,知乎答主自编程序,记录航天奇迹

2025-05-10 21:46:57 财经资讯 facai888

刘博洋将目光投向浩瀚宇宙,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航天奇迹的向往。这位知乎答主,凭借自编的程序,成功记录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全程,成为国内首位以光学追踪技术拍摄到高清中国空间站影像的民间摄影师。

“空间站过境时的移动速度高达每秒7.68km,相当于手枪子弹出膛速度的20倍。”刘博洋解释说,空间站每92分钟可以绕地球一圈,靠人力实现稳定跟踪几乎不可能。因此,他需要通过自动控制程序,让跟踪装置自动识别出空间站,然后由望远镜捕获、跟踪、拍摄。

作为科普答主,刘博洋的科普内容让很多人大开眼界。他独具专长,充满人文关怀,勇于挑战、不断突破。他的这一创新性表达,不仅记录了中国空间站建设的全程,更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航天事业的魅力。

2020年,刘博洋在西澳大学读博时,就对拍摄空间站产生兴趣。只是,当时的他苦于没有现成的光学追踪程序可用,只能观测国际空间站。直到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中国空间站的建设正式开启,刘博洋意识到,今年将是中国空间站建设最为密集的一年。

中国空间站建设全程,知乎答主自编程序,记录航天奇迹

“中国空间站每个月,甚至每一天的形态都可能不一样。”刘博洋说,他意识到记录下中国空间站建设的过程,具有极高的科普价值和历史意义。于是,他开始开发程序、追踪拍摄,并发布到知乎等网络平台进行科普。

经过多次失败和调试,今年4月19日,刘博洋和好友第一次在河北衡水拍下中国空间站高清影像,“相当于在400公里外拍到高速路上高速行驶的汽车。”此后,他更是40多次追拍空间站,记录下中国空间站构型变化的完整过程。

“很多年来国内天文爱好者只能观看拍摄国际空间站,现在我们中国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很幸运能够作为天文摄影师见证中国大航天时代的开端。”刘博洋说,他的拍摄过程让他体会到,这个社会对于有目标有决心的人是非常友善的。

因为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收尾阶段。这一过程被刘博洋从距离400公里外的地面上记录下来,他自主开发光学追踪程序,经过40多次拍摄,留下了天宫号从核心舱,到土字型、L型、再到T型建设过程中极为珍贵的民间影像记录。

值得一提的是,刘博洋的这一创新性表达,得到了知乎等平台的认可。知乎正式启动了“灯塔计划”,旨在鼓励和发现更多在垂直领域深耕的创作者和创作团队。据悉,最终入围的10位优秀创作者或团队将于明年2月揭晓。


刚刚说了中国空间站建设全程,知乎答主自编程序,记录航天奇迹,现在继续说中国空间站:应用案例与未来展望。

刘博洋在注视着中国空间站时,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对科学的敬畏。这位空间站的忠实“粉丝”,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成功捕捉到了空间站的高速移动影像。他通过自主研发的自动控制程序,实现了对空间站的稳定跟踪,为我国天文爱好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他给自己下了个死命令,用十几天时间开发出了一套光学跟踪程序,让望远镜从地面自动捕捉400公里外高速运动中的空间站。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