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解读苹果新机的需求火爆,一方面确实是因为产品力出色,另一方面也侧面说明了苹果新机遭遇产能供应困境。而这一点上,早前的苹果业绩沟通会中,库克就有所透露:高端手机iPhone 14 Pro供应受限而影响了一定销售。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去年苹果推出的ATT隐私政策。在ATT框架下,服务商需要征得用户许可,然后才能跟踪用户或访问其设备的广告标识符。据业界分析,该政策从流量入口对第三方应用进行了致命的开关设置与把控,从而让第三方失去主动分析客户产品偏好的机会,而对于第三方,失去iOS生态内广告效果优化的数据基础,也就失去了广告精准投放的关键环节,进而失去广告营收的技术土壤。
与手机业务爆火不同的是,其他消费电子产品的营收可谓各有隐忧。据财报显示,苹果第四季度iPhone业务收入426亿美元,同比增长9.7%,与市场机构预测基本吻合。但考虑到本季新品销售仅有9天,其业绩提振效果并未完全释放的情况下,取得如上业绩已经不易。
显然,以Apple Watch和AirPods等产品为代表的苹果可穿戴产品,相比于其他消费电子产品更具有便携性和时尚性,在产品更新上更有节奏周期,可覆盖消费人群相对个人电脑业务来说更为广泛,录得相对优异的财报业绩也符合情理当中。
不过,对于苹果其隐忧并不在产品本身。据分析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10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同比下降15.5%至7110万台,这是继第二季度严重的年度连续下降后的又一波巨大的同比下降。市场需求萎缩已经严重影响整个PC产业链,据悉包括苹果在内的诸多科技巨头,都在寻求削减开支的渠道,其中不乏冻结招聘、压缩经费甚至裁员等方式。
去年收紧,今年开放,苹果在行业寒冬之下追求更广泛的广告营收渠道、更高的服务价格,都是为了创收而进行的努力,但前提是苹果生态还处于苹果的控制当中,不过这个前提也正在变得松动起来。
鉴于苹果服务积累下的负面印象,今年以来,各地区对苹果垄断的行为都爆发出激烈的反抗:年初,印度对苹果开启大规模的反垄断调查。3月30日,据相关媒体报道,苹果公司在荷兰遭遇集体诉讼,该公司App Store被指控滥用30%佣金的垄断地位。随后俄罗斯、巴西、韩国等国也对苹果服务进行针对性的调查。
实际上,面对增长率的大幅下滑,苹果服务自救已经从上个财季延续到了这个财季。在8月份彭博社就报道称苹果有望更改广告推行规则,计划将广告 到iPhone和iPad等更多领域。而在10月份,苹果就正式给iOS第三方开发者发出了通知邮件,表示将在苹果应用商店的“今日”标签,以及在每一个软件页面窗口底部的“你可能也喜欢”板块,显示软件相关的广告。
在寒风凛冽的山巅,一棵棵苹果树孤零零地站立,它们是这片荒野的守望者,也是秋季收获的守护者。这样的景象,不禁让人联想到苹果公司,在科技行业的巅峰,它如同那山巅的苹果树,孤独而坚韧。
苹果Mac业务的大幅回暖,一方面是因为受二季度疫情等因素影响的供应端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另一方面是苹果MAC新品搭载自研芯片体现出的产品价值得到消费群体的认可。这一趋势表明,自研芯片在提升产品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MAC业务走出泥潭的同时,iPad业务却依然没有起色。作为在线娱乐学习需求严重萎缩的反应,苹果第四财季iPad业务营收同比下降13.06%。这一数据显示,市场需求萎缩已经严重影响整个PC产业链。
实际上,长期以来,像业内口中“30%苹果税”这样的“罪行”,一直对第三方小型服务商不够友好,控制数据流的做法更是“让天下苦苹果久矣”。鉴于苹果服务积累下的负面印象,各地区对苹果垄断的行为都爆发出激烈的反抗。
面对全球科技市场集体遇冷的情况,苹果要想在下一个财季继续逆市上升的表现,面前可谓是困难重重。苹果需要不断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也要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经营策略。只有这样,苹果才能在科技行业的巅峰继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