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业资讯公司IHS Markit的统计数据中,2018年至2021年,全球云游戏市场规模逐年攀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21年,这一市场规模已突破15亿美元。市场研究公司Technavio的最新报告预测,2021年至2026年,全球云游戏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57.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1.13%。
尽管谷歌承诺,玩家通过Google Store或Stadia Store购买的Stadia硬件、游戏以及额外附加内容将可以获得退款,所有订阅用户在2023年1月18日前均可继续在平台上进行游戏。只是,云游戏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提升用户粘性和付费转化率将是其发展的关键。
从云游戏用户付费转化率来看,80.3%的云游戏用户有付费行为,19.7%的用户没有付费行为。在首次体验云游戏的用户中,累计付费在1-50元的用户占46.8%,累计付费在201元以上的用户仅占3.9%。据GameTrack的调查报告,欧洲用户对云游戏的兴趣并不高,仅有约15%的用户对此感兴趣,而只有3%的用户表示非常感兴趣。这表明,目前云游戏用户普遍消费水平较低,且大部分用户对云游戏的兴趣不高。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曾表示,Stadia可以用技术连接全世界的游戏玩家,在Stadia上,Chrome浏览器将成为随时随地可用的游戏大作的入口。只是,谷歌曾多次尝试进军游戏业务,但一直找不到好时机。直至2019年3月,谷歌在游戏开发者大会上公布了其研发多年的云游戏平台Stadia,意在革新游戏平台,彻底改变游戏开发的基本方式。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云游戏的发展将集中在游戏上云和云原生游戏两个方面。目前,各大游戏公司已布局游戏上云,如《原神》等主流游戏表现不错。接下来,亟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等。相比之下,云原生游戏尚属空白领域,大多数游戏公司的探索仍处于开放尝试阶段和观望阶段。
现阶段,云游戏的客单价依然过高,由于技术存在局限性,云游戏体验的客单价相对高昂,普遍在2-5元/小时左右。对于以打通下沉市场为终极目标的云游戏平台而言,这并不友好。高昂的成本投入、较低的客户留存率以及新用户转化不足,最终导致云游戏的运营举步维艰。
Stadia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2020年4月,Stadia在iOS和安卓平台的累计下载量已超过100万次。只是,由于所有游戏都在服务器端运行,本地终端上不再需要安装游戏文件和存储用户数据,因而降低了对用户终端性能的要求。只需要基本的视频解压能力,用户就可以享受云端运行、超高清、低延时、即点即玩的游戏体验。
云游戏发展至今,已被诸多游戏公司视为新发展趋势和新增长曲线。只是,曾经备受关注的云游戏平台却一直没有很好的市场表现。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谷歌也进行了诸多布局,如投入众多底层技术团队,减少Stadia推流的宽带支出;部署大量数据中心、算力资源以降低延迟;打通PC、电视、手机、平板等多终端平台等。
只是,Stadia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云游戏的发展遇到了哪些瓶颈,以及云游戏的未来还有没有戏。
事实上,在正式宣布关停Stadia之前,已有小道消息在互联网上流传,称Stadia Store已关闭,此后,Stadia即将关停的消息便蔓延开来。针对“Stadia即将关停”的传言,谷歌曾公开回应,“Stadia没有关停,请放心,我们一直在努力为该平台和Stadia Pro带来更多优秀的游戏。”
当然,在云游戏赛道上折戟的不止是谷歌,如微软的云游戏服务Project xCloud,以及英伟达的云游戏平台GeForce Now,情况也基本类似。
所有的操作和交互都可以在云端进行,并且解放了用户端设备的硬件性能,云游戏也被视为未来的游戏形态。2022年2月,据科技博客网站Business Insider爆料,Stadia在内部已被“取消优先级”,未来这一业务将转向为合作伙伴提供云游戏解决方案。这意味着谷歌已经基本上将该业务判了死刑。
9月29日,Stadia副总裁兼总经理菲尔・哈里森但它没有获得我们预期的用户吸引力,因此我们做出了艰难的决定,开始逐步关闭我们的Stadia流媒体服务。”
一位游戏行业人士向DoNews表示,云游戏不仅需要技术、内容、发行等各个环节的联动,而且还需要持续投入巨额资金,即便是科技巨头谷歌也难以招架。
谷歌发布Stadia时曾将其视为云游戏革命的先锋,此后,因为5G正式商用以及云宇宙风口的到来,云游戏的发展势头进一步加速。只是,由于大多数游戏公司不愿意将自家热门游戏通过Stadia分发,导致鲜少有用户为Stadia的服务埋单,在苦苦支撑三年后,Stadia只能草草退场。
在Stadia发布后不久,谷歌成立第一方工作室SG&E,用于研发云游戏平台的原生游戏内容。只是,SG&E在未推出任何一款原创游戏的情况下便被裁撤了,谷歌在官方声明中表示,将不再继续投资Stadia原创游戏制作,并关闭旗下两家游戏工作室,未来将专注为用户提供第三方游戏。
云游戏确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游戏形态,这已是业内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距离云游戏真正落地的日子仍然十分遥远,云游戏还需要继续摸索。
谷歌入局云游戏的背后,是云游戏行业极具发展空间。只是,在辟谣短短两个月后,谷歌不得不承认围绕云计算重塑游戏行业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
云游戏的收入来源主要是云游戏用户的付费,目前云游戏收费规模仍以订阅制、时长制为主,类似于视频平台的付费模式。但这与以往免费游戏、充值买装备的消费习惯并不一致,用户消费意愿仍需要时间培养。
云游戏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其本质为交互性在线视频流,游戏在云端服务器上运行,并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或指令压缩后传送给用户。
事实上,云游戏行业迟迟未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商业化是最大的难题。当时谷歌还宣称,Stadia配备了一个专门用来玩游戏的控制器,用户不必自己花钱买贵到飞起的高配置电脑或主机,也能享受到1080P/60帧的顺畅游戏体验,甚至计划支持4K和8K画面的推送。面对如此强大而便捷的Stadia,有不少观点认为Stadia的出现或将终结传统游戏形态。
只是在此之后,Stadia迅速拐入下行通道。因为体验上的缺陷,Stadia的用户规模一直未见起色,其曾斥巨资引入一系列3A大作,但效果却极其有限;“先买游戏,再买云服务”的二次付费模式把大部分用户挡在了门外;最后,Stadia的游戏内容也存在重大缺陷,在Stadia上,几乎只有来自育碧、EA等第三方的跨平台游戏内容,而没有任何独占大作。
因为技术的飞速进步,云游戏作为新兴的娱乐形式,正逐渐改变着游戏产业的格局。本文将深入探讨云游戏领域的新机遇,并分享一系列解决方案,以助您把握这一趋势。
谷歌曾推出云游戏平台Stadia,承诺为玩家提供退款服务,并鼓励用户在2023年1月18日前继续使用Stadia平台。尽管Stadia在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但其在市场推广和用户体验方面却存在不足。例如,Stadia的下载量虽然超过了100万次,但其用户规模并未实现显著增长。这一案例表明,技术优势并非云游戏成功的唯一关键因素,市场推广和用户体验同样至关重要。
为了解决云游戏市场面临的困境,国内某云游戏平台针对本地化市场进行了积极探索。该平台 从用户体验入手,优化游戏画面和操作流畅度,降低延迟,提升游戏体验。同时,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推出多样化套餐,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此外,该平台还与游戏开发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引进优质游戏资源,提升用户粘性。经过一系列努力,该平台在短期内实现了用户规模的增长,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
尽管云游戏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因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云游戏有望在未来取得更大的突破。云游戏平台和企业应持续关注技术创新,优化用户体验,拓展市场渠道,以把握这一发展趋势带来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