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汽车,这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黑马,似乎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家成立仅七年的企业,亏损情况严重,领跑新能源汽车行业亏损榜,引人深思。
让我们先从零跑汽车的毛利率说起。2019年至2022年Q1,零跑汽车的毛利率均为负数,分别为-95.7%、-50.6%、-44.3%、-26.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蔚小理”三家企业的毛利率均在2019年由负转正,蔚来、理想、小鹏的毛利率分别在2020年、2021年、2022年上半年达到了11.52%、18.88%、13.8%;16.38%、21.33%、22.09%;4.55%、12.5%、11.55%。显然,零跑汽车在盈利能力上与“蔚小理”存在较大差距。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零跑汽车的亏损严重呢?一方面,零跑汽车处于智能电动汽车销售早期阶段,为加速生产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销售成本较高。2022年Q1还因为采购汽车电池原材料成本高昂。另一方面,零跑汽车的车型更新速度减慢,研发投入减少,导致产品竞争力不足。张翔指出,零跑汽车一边烧钱,一边销量狂奔,实际上并未走出与“蔚小理”不同的差异化之路,更没有新的商业模式。通过性价比收割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同时,蔚来、零跑汽车能否可持续性发展,继续保持销量领先,既有产品助力,更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从市场定位来看,零跑汽车主要聚焦于15万至3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这一价格区间的细分市场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据招股书披露,2021年售价在15-30万元价格区间的新能源汽车占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36.2%,预计2022年,该价格区间细分市场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年增长率达到59.6%,预计2026年,该细分市场总占有率将达到49.1%,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只是,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零跑汽车并没有把握住机会。张翔指出,零跑汽车把销量看得很重,不惜亏本卖车。车企要改变负毛利率现状必须对产品进行全方位布局,如特斯拉产品覆盖20-100万车型。目前,零跑汽车销量集中在低端车型,必须布局高端,补全短板。
零跑汽车计划在2025年底前推出七款纯电动车型,覆盖各种尺寸轿车、SUV、MVP。在海外市场战略上,零跑汽车也与“蔚小理”如出一辙,将有计划地拓展全球市场, 将进军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即欧洲市场,预计在2023年建成首家海外旗舰店。
尽管零跑汽车在亏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这家企业仍在努力寻求突破。张翔表示,零跑汽车可以通过提高毛利率、扩量增收、运营资金效率,特别是提高经营杠杆,诸如降低研发开支、销售开支、行政开支等方式减少净亏损和经营现金流出。
零跑汽车的上市之路也颇为坎坷。从递交上市申请到正式通过上市聆讯,历时近半年。9月20日,零跑汽车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于9月20日-9月23日进行招股,全球发售股份数目1.308亿股,预计最高募资81.1亿港元,市值约708亿港元。
零跑汽车能否成功转型,实现盈利,我们拭目以待。
张翔对零跑汽车的亏损表示质疑,他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零跑汽车减少研发投入,减慢车型更新速度,可能导致市场排名和地位下降,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生存。2019年至2022年Q1,零跑汽车的毛利率均为负值,与“蔚小理”三家企业的毛利率由负转正形成鲜明对比。
零跑汽车专注于15万至3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以性价比优势收割市场。只是,这种策略虽然短期内带来销量增长,但也带来持续的亏损。张翔指出,零跑汽车的营收和利润比“蔚小理”低,且销量主要由10万元以下的车型主导,属于金字塔结构的低端市场。
零跑汽车在研发投入方面与“蔚小理”存在较大差距。尽管零跑汽车的研发人员占比与“蔚小理”相近,但研发投入总和远低于这三家企业。此外,零跑汽车的资金链也较为紧张,2019年至2022年Q1的经营现金流流出净额分别为6.76亿元、7.32亿元、10.19亿元、3.85亿元。
零跑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之路充满挑战。如何在保持销量增长的同时,实现盈利,是零跑汽车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其现状,我们可以看到,零跑汽车需要在产品创新、市场定位、资金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优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