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产业链各方普遍面临盈利压力

2025-05-13 20:16:48 财经资讯 facai888

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背后却隐藏着产业链各方盈利压力的困境。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剧烈波动,下游消费者购买力下降,产业链各方普遍面临挑战。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现象,探寻行业利润的去向,以及产业链各环节的应对策略。

以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为例,一季度财报显示,赣锋锂业的总营收为53.65亿元,同比增长233.91%;归母净利润为35.25亿元,同比大涨640.41%。而天齐锂业的一季度财报同样亮眼,总营收为52.57亿元,同比增长481.41%;归母净利润为33.28亿元,同比暴增1442.65%。只是,这一现象并非个案,多家上市锂矿企业的业绩预告也显示,业绩普遍上涨。

原材料价格的暴涨,使得处于产业链上游的锂矿企业利润暴增。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等锂电池上游材料价格飙升,给动力电池产业链带来了短期困扰。国轩高科、欣旺达等企业也纷纷表示,原材料涨价是行业性问题,已与下游客户形成价格联动机制。

只是,上游企业享受着原材料价格暴涨带来的红利,下游企业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新能源汽车厂商被迫上调终端销售价格,以应对成本上涨。据统计,今年已有几十家新能源汽车厂商上调了销售价格,针对热门车型甚至进行了多次销售价格调整。

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在短短一年内涨了8倍,从2020年12月的每吨6.0万元,涨至2022年8月的每吨49.5万元。这一价格涨幅,对下游企业而言无疑是巨大的压力。

尽管原材料价格暴涨,但产业链上游企业却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风险。国泰君安在研报中指出,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需求爆发,锂行业需求未来有望维持30%以上的复合增速。只是,供需矛盾依然突出,且供需缺口在于扩产速度较慢的资源端。

面对困境,新能源汽车厂商不得不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一些企业选择布局上游产业链领域,比如宁德时代参股的天华时代出资2.4亿美元入股了刚果的Manono锂矿,比亚迪则在非洲觅得6座锂矿山。此外,一些企业还加码自研自产动力电池的脚步,以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锂矿企业:利润飙升,产业链上游的狂欢

动力电池企业:成本压力,毛利率下滑

新能源汽车厂商:布局上游,争夺主动权

面对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始积极布局上游产业链。广汽埃安与赣锋锂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从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等方面展开合作。特斯拉也与澳大利亚锂矿供应商签署供应协议,四年内向特斯拉供应高达11万吨的锂辉石精矿。比亚迪、宝马、大众集团等国际巨头也纷纷加大对锂行业的投资。

产业链下游:寻求解决方案,应对挑战

未来展望:供需矛盾,持续关注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