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孩子的到来总是伴随着喜悦,但也伴随着压力。尤其是育儿成本的攀升,让不少家庭感到力不从心。那么,如何让育儿成本变得更加公共化,减轻家庭负担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为我们揭示了这一议题。
我们要建立一个广泛覆盖的家庭育儿支持基本制度。这个制度就像一张大伞,为广大家庭遮风挡雨。原新教授指出,这样的制度不仅能提高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公共化水平,还能让更多的家庭享受到政策红利。
在政策制定上,我们可以从细节入手,比如提供良好的育儿服务,如基础看护、托儿所、幼儿园、保健、早教等。通过这些服务,我们可以降低育儿成本,让家庭不再为孩子的成长烦恼。
我个人觉得,政府可以尝试购买第三方服务来照料孩子,就像我们现在的养老服务一样。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轻家庭负担,还能提高育儿服务的质量。
建立生育补贴制度是降低育儿成本的重要一环。我们可以整合各种补贴形式,逐步提高补贴水平,并与生育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协同推进。这样,就能形成一个广泛覆盖的家庭育儿支持基本制度,让更多的家庭受益。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我们要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这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整合补贴形式并提高补贴水平。在各地现有补贴的基础上,将一些临时性、局部性的补贴整合为统一、规范的家庭生育补贴,逐步提高补贴的总体水平。
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使更多家庭能够受益于生育保险制度。同时,将生育补贴与生育保险在资金筹集、支付标准、管理等方面进行协同,确保家庭在生育过程中的各项费用得到合理的补贴和支付。
随着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日益公共化和市场化,生育政策趋向于减轻家庭对婴幼儿照护的直接责任。这样一来,家庭育儿成本公共化的道路将会更加宽广。
育儿成本公共化,不仅是一项政策,更是一种社会关怀。让我们共同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家庭育儿支持体系,让每一个家庭都能享受到政策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