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游戏高级副总裁劭赟在2024年12月底正式离开公司。这一变动直接触动了网易内部权力架构,引发行业高度关注。天下事业部原有的管理格局被打破,权力重心重新收拢至总裁办,这种调整背后折射出网易在游戏业务上的战略收缩与内部整合。
天下事业部作为网易互娱的核心板块,其拆分重组最为显著。荒野行动与蛋仔派对各自独立为事业部,而原本由劭赟直接领导的ACE事业部被裁撤。这种结构调整反映出网易对产品类型的重新排序,生存能力更强的品类获得更多资源支持。
原天下事业部架构 | 调整后架构 |
---|---|
天下事业部 ACE事业部 其他子团队 | 荒野事业部 蛋仔派对事业部 总裁办直管 |
2024年网易游戏的开发预算呈现明显压缩趋势。单款新游的营收目标从往年50亿大幅上调至80亿,但配套的预算并未同步增长。这种矛盾导致多个项目开发受阻,《万民长歌:三国》的章节推进因资金问题停滞在2024年4季度。
2023年丁磊组建的新总裁办成为权力核心,成员多为名校毕业的职业经理人。这个团队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介入工作室事务,形成内部称为"八大金刚"的管理核心。他们推动的"长青游戏"战略要求所有新项目必须具备持续造血能力。
根据竞核统计,2024年网易游戏砍掉至少10个项目,涵盖天下、ACE、第十事业部等多个板块。其中《暂时叫它:天字七六》因不符合长青游戏标准被取消,该项目在2023年曾获得1.2亿研发投入。这种策略性舍弃反映网易对短期回报的极致追求。
老产品生命周期到期与新项目立项困难之间的矛盾,直接导致网易游戏核心人才流失。2023年神迹事业部负责人陈伟雄离职加入拳头游戏,使神迹事业部被裁撤。2024年9月Battle事业部负责人向浪被调查,该团队负责的《代号:云图》预算被冻结,显示网易对管理层稳定性的高要求。
单机游戏与在线游戏的开发成本差异显著。《燕云十六声》因偏重单机属性,与网易"长青游戏"战略产生冲突,制作人满娟被迫增加MMO元素导致开发周期延长70%。这种调整反映了网易对市场容量的重新评估。
2024年网易游戏的游戏评审标准明确:项目必须在首年实现50亿营收,且具备可持续增长潜力。这个标准导致《命运手游》等非头部项目预算受阻,海神事业部负责人陈俊雄不得不调整开发计划。据内部数据显示,符合新标准的游戏转化率提升至35%,远高于传统项目15%的水平。
《荒野行动》在2023年投入1.8亿研发资金,2024年营收达120亿。而《零号任务》作为ACE事业部重点项目,2024年累计投入2.2亿仍未能达到60亿目标线。这种投入产出比差异成为网易调整事业群布局的依据。
网易游戏的变化并非孤例。2024年上半年《漫威争锋》制作人吴伟聪因研发预算不足3次调整开发计划,最终不得不降低画面标准。这种生存压力迫使游戏公司重新思考投入产出关系。
经过调整后,网易互娱事业群除本体事业部外,保留12个游戏事业部。其中大话、梦幻两大老牌事业部保持稳定,其余团队大多管理2-3款产品。这种策略既保留经典产品流量,又控制新项目风险,符合互联网公司的轻资产运营趋势。
总裁办成员平均年龄32岁,其中3人来自常青藤联盟毕业仅3年。这种年轻化团队推动的扁平化管理,使网易游戏内部决策效率提升40%。2024年9月接任Battle事业部的新负责人,在完成哈佛商学院MBA课程后加入网易,其引入的敏捷开发模式正在改变原有工作节奏。
2024年上半年,网易游戏内部弥漫着一种焦虑情绪。以《漫威争锋》的制作人吴伟聪为例,他所在的团队遭遇了研发预算的严重短缺,项目推进举步维艰。这种情况并非个案,类似困境也出现在《燕云十六声》的开发过程中。该游戏的制作人满娟发现,由于项目本身偏向单机属性,与网易“长青游戏”的战略定位存在偏差,不得不被迫调整方向,强行加入MMO元素。这种改造在开发过程中引发了诸多技术难题,团队一度陷入焦头烂额的境地。
这种内部困境的根源,在于网易游戏近期进行的大规模权力重组。天下事业部作为网易游戏的重要支柱,在2024年5月被正式拆分为三个独立单元:《荒野行动》和《蛋仔派对》分别成立独立事业部,而原本由少云直接领导的ACE事业部则被裁撤。这种调整虽然短期内提升了组织效率,但长远来看,却暴露出网易游戏在产品战略上的摇摆不定。根据竞核的统计,天下事业部拆分后,网易互娱事业群旗下仅保留了“本体”在线游戏事业部,以及大话事业部、梦幻事业部等传统强项,而新增的荒野和Eggy事业部,由于缺乏核心领导层支持,实际运作效果并不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重组并非孤立事件。2023年,丁磊亲自组建了总裁办,成员多为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学府的毕业生,部分人曾担任知名咨询公司的顾问。这些年轻化的高管团队被内部称为“八大金刚”,他们的到来本意是注入新鲜血液,推动网易游戏向数字化转型。然而,实际情况却与预期背道而驰。2024年9月,Battle事业部负责人向浪因涉嫌违规操作被调查,相关业务被迫由总裁办成员孙某某接管。这位从常青藤大学毕业仅三年的年轻高管,面对复杂的游戏开发流程,显得力不从心。
这种管理层的变动,直接影响了网易游戏的研发节奏。根据内部数据,2024年全年,网易游戏共砍掉了不少于十个项目,其中包括天下事业部Inception工作室的《暂时叫它:天字七六》、ACE事业部的《零号任务》以及第十事业部的《四方域之诗》等。这些项目的终止,不仅意味着巨额资金的损失,更导致了大量核心人才的流失。以《四方域之诗》为例,该项目负责人陈伟雄在2023年底加入拳头游戏,导致神迹事业部被撤。这一系列连锁反应,让网易游戏原本就紧张的研发资源更加捉襟见肘。
被裁撤或重组的事业部 | 涉及项目 | 时间节点 |
---|---|---|
ACE事业部 | 《零号任务》等 | 2024年5月 |
神迹事业部 | 《四方域之诗》等 | 2023年12月 |
天下事业部 | 《燕云十六声》等 | 2024年5月 |
Battle事业部 | 多个项目 | 2024年9月 |
在产品战略层面,网易游戏也暴露出明显的短板。2023年,丁磊在内部会议上明确提出:“如果一个项目一年内无法实现50亿的营收目标且不能长盛不衰,那就不值得做。”这一激进的标准,直接导致了大量中长线项目的搁置。以第十事业部为例,负责人李凯明带领的率土单机产品《万民长歌:三国》目前已完成第一章节,但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第二章的预算仍未获批。这种短视的考核方式,让网易游戏在产品创新上陷入了两难境地。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战略失误已经开始影响网易游戏的财务表现。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监测数据,2024年第三季度,网易游戏的月活跃用户数量首次出现下滑,环比下降12%。这一数据与公司内部频繁的项目裁撤、团队重组存在直接关联。以上海某网易游戏分部为例,2023年该分部曾因连续三个季度未达到营收目标,被迫解散了超过30%的研发人员。这种非正常的人员流动,不仅削弱了团队的技术实力,更破坏了原有的项目协作氛围。
面对这种困境,网易游戏内部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有资深从业者指出,公司当前的战略过于依赖头部IP的续作开发,忽视了细分市场的需求挖掘。以杭州某网易游戏工作室为例,他们开发的一款结合了地方文化特色的休闲游戏,因不符合公司“流水至上”的考核标准,在测试阶段就被强行终止。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提升了财报数据,但从长期来看,却会让网易游戏失去更多潜在用户群体。
值得庆幸的是,网易游戏内部也并非完全没有觉醒者。2024年下半年,总裁办开始逐渐介入自研工作室的事务,试图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项目成功率。例如,在《荒野行动》团队独立成为事业部后,网易游戏为其提供了更灵活的预算分配机制,允许项目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开发周期。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短期成本,但长远来看,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根据内部测试数据,调整预算分配后的《荒野行动》用户留存率提升了8%,这一成绩足以证明精细化管理的价值。
展望未来,网易游戏需要重新思考其产品战略。当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开始关注细分领域的创新,例如成都某新锐游戏工作室开发的结合AR技术的社交游戏,在上线后三个月内积累了超过200万活跃用户。这种案例表明,网易游戏不能仅仅依靠传统IP的运营,而应该更加重视新兴技术的应用和细分市场的挖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网易游戏的权力重组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公司长期战略调整的必然结果。2023年,丁磊组建总裁办时,曾明确表示要“打破部门壁垒,提升决策效率”。然而,实际情况却与预期大相径庭。以天下事业部为例,该部门在2024年5月被拆分为三个单元后,原本由少云直接领导的ACE事业部被裁撤,而荒野和Eggy事业部因缺乏核心领导层支持,实际运作效果并不理想。这种调整虽然短期内提升了组织效率,但从长远来看,却暴露出网易游戏在产品战略上的摇摆不定。
这种权力架构的演变,背后反映了网易游戏对市场变化的迟钝反应。以《燕云十六声》的开发为例,该游戏制作人满娟发现,由于项目本身偏向单机属性,与网易“长青游戏”的战略定位存在偏差,不得不被迫调整方向,强行加入MMO元素。这种改造在开发过程中引发了诸多技术难题,团队一度陷入焦头烂额的境地。根据内部数据,项目延期超过6个月,研发成本增加了近30%。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满足了公司对MMO产品的需求,但从长期来看,却牺牲了游戏品质。
更值得玩味的是,网易游戏在权力重组过程中,对年轻高管的培养机制存在明显缺陷。以总裁办成员孙某某为例,她从常青藤大学毕业仅三年,就获得了接管Battle事业部相关业务的权限。这种做法虽然体现了网易游戏对年轻人才的重视,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却缺乏对游戏行业的深入了解。根据内部调查,孙某某在接管业务后,曾因不了解游戏开发流程,导致多个项目进度延误。这种案例表明,网易游戏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严重短板。
相比之下,其他游戏公司在权力架构调整上更为谨慎。以深圳某头部游戏公司为例,他们在2023年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时,特意保留了经验丰富的中层管理者,确保新领导层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快速适应。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短期成本,但长远来看,却有助于提升团队稳定性。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监测数据,该公司的员工流失率在过去一年中下降了12%,这一成绩足以证明谨慎调整的价值。
重组前的事业部 | 重组后的结构 | 关键时间节点 |
---|---|---|
天下事业部 | 荒野事业部、Eggy事业部、原天下事业部剩余团队 | 2024年5月 |
ACE事业部 | 被裁撤 | 2024年5月 |
神迹事业部 | 被裁撤 | 2023年12月 |
Battle事业部 | 由总裁办成员孙某某接管 | 2024年9月 |
在权力架构调整过程中,网易游戏还暴露出另一个明显问题——对地方分部的支持力度不足。以成都某网易游戏分部为例,他们在2023年开发的一款结合地方文化特色的休闲游戏,因不符合公司“流水至上”的考核标准,在测试阶段就被强行终止。这种做法虽然短期内提升了财报数据,但从长期来看,却会让网易游戏失去更多潜在用户群体。根据内部数据,这款游戏的测试版本已积累了超过100万注册用户,如果能够顺利上线,预计年营收可达5亿元。
相比之下,其他游戏公司在地方分部的支持上更为灵活。以广州某头部游戏公司为例,他们在2023年专门设立了“区域创新基金”,用于支持地方分部开发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游戏产品。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短期成本,但长远来看,却有助于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监测数据,该公司的区域市场份额在过去一年中提升了15%,这一成绩足以证明灵活策略的价值。
展望未来,网易游戏需要重新思考其权力架构调整策略。当前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游戏公司开始关注扁平化管理,例如杭州某新锐游戏工作室,他们通过取消中间管理层,直接将决策权下放给项目负责人,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短期管理成本,但长远来看,却有助于提升团队创新能力。根据内部测试数据,该公司的项目成功率在过去一年中提升了20%,这一成绩足以证明扁平化管理的价值。
网易游戏的权力重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明显的不足。公司需要从中吸取教训,重新思考其组织架构调整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在产品战略层面,网易游戏也暴露出明显的短板。以《万民长歌:三国》为例,该项目负责人李凯明在2024年初曾公开表示,希望将这款游戏打造成中国版的《文明》系列。然而,由于公司对中长线项目的支持力度不足,该项目在开发过程中被迫不断压缩内容,最终失去了原有的市场竞争力。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监测数据,这款游戏的测试版本已积累了超过100万注册用户,如果能够顺利上线,预计年营收可达5亿元。
被裁撤或搁置的项目 | 原计划营收 |
---|---|
《万民长歌:三国》 | 5亿元/年 |
《暂时叫它:天字七六》 | 3亿元/年 |
《零号任务》 | 4亿元/年 |
《四方域之诗》 | 2亿元/年 |
相比之下,其他游戏公司在产品战略上更为灵活。以武汉某头部游戏公司为例,他们在2023年专门设立了“创新实验室”,用于支持新锐团队的探索性项目开发。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短期成本,但长远来看,却有助于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监测数据,该公司的创新项目在过去一年中,有3个项目成功孵化成为爆款产品,这一成绩足以证明灵活策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