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焦点:一季度权益基金高仓位运作
一季度,权益基金市场显现出明显的投资热度。据Wind数据揭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除个别基金未披露仓位外,大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均维持着较高的仓位。例如,业绩排名前十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股票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总值的平均比例高达86.29%。这无疑反映出基金经理在科技股领域的信心与期待。
基金名称 | 股票投资市值占比 |
---|---|
德邦优化A | 未知 |
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值 | 82.59% |
业绩排名前十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平均值 | 86.29%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科技股无疑成为了基金经理们的“心头好”。一季度,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科技赛道成为了基金经理们的关注焦点。
科技股:业绩领跑,基金经理青睐
一季度,科技股的涨幅显著,成为带动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上涨的主要力量。据《华夏时报》报道,在已披露一季报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超过七成实现了正收益。其中,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科技领域成为了基金经理们的配置首选。
例如,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多策略基金经理曲少杰在季报中表示,他持续看好港股科技互联网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他认为,随着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该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另一个角度,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指出,基金经理们通过集中配置高成长性领域,旨在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以期实现超额收益。
业绩与规模齐飞:绩优基金成为投资者首选
一季度,业绩表现优异的基金产品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基金规模也随之增长。以平安先进制造主题A为例,该基金在一季度的净值增长了53.65%,同时基金规模增长了2.36亿份。这充分展现了绩优基金的市场吸引力。
业内人士表示,绩优基金的持续优异投资回报,使其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优先选择。在市场结构性行情凸显的当下,业绩表现突出的基金产品展现出更强的资金吸引能力,这也会促使基金管理人更加注重通过优化持仓结构来提升投资绩效。
在当前科技产业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赛道已形成跨市场的高度共识。基金经理们积极布局这些领域,既是对产业趋势的前瞻把握,也是提升基金业绩表现的战略选择。
随着科技股的持续升温,今年第一季度,众多主动权益类基金纷纷加大了对科技板块的配置。根据Wind数据,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股票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总值的平均比例高达82.59%,其中业绩排名前十的基金,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6.29%。这一数据充分表明,科技股已成为基金经理们眼中的“香饽饽”。
基金名称 | 股票投资市值占比 |
---|---|
德邦优化A | 未披露 |
华夏大盘精选 | 85.32% |
易方达消费行业 | 83.45% |
嘉实新兴产业 | 86.76% |
在众多科技股中,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赛道成为基金经理们的重仓方向。以长城港股通价值精选多策略基金经理曲少杰为例,他在季报中明确表示,2025年二季度将持续看好港股科技互联网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曲少杰认为,港股科技互联网行业政策较为友好,企业业绩出现向上趋势,未来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开启中国科技互联网企业新的发展机遇。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也表示,基金经理们正着力把握结构性投资机会,以期实现超额收益。刘有华指出,绩优基金凭借其持续优异的投资回报,正日益成为投资者资产配置的优先选择。
在科技股的推动下,今年第一季度,超过七成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实现了正收益。其中,收益在30%以上的基金有30只,收益在25%以上的基金有6只。平安先进制造主题A以53.65%的增长率暂列冠军,华富科技动能A以第一季度盈利37.12%排名第二,长城九鑫A的收益为32.70%排名第三。
业内人士认为,基金经理们积极布局科技赛道,既是对产业趋势的前瞻把握,也是提升基金业绩表现的战略选择。这种配置策略有望形成业绩与规模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对于科技股未来发展前景,基金经理们纷纷表示看好。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表示,以DeepSeek大模型和宇树机器人量产为标志性事件,国内企业在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展现的自主创新能力,极大提振了市场对中国在战略性科技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信心。
武泽伟指出,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赛道已形成跨市场的高度共识,恒生科技指数一季度涨幅领先全球,这种产业趋势与资本共振的局面,直接驱动了主动管理型基金对核心科技标的的集中持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