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众的眼中,格力似乎总与家电联系在一起,而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似乎与这家老牌企业并无太多交集。然而,在最近的股东大会上,董明珠的一番话, 将格力电车的身影拉回聚光灯下。
“小米汽车出了事故,大家都看到了。但格力在北京跑了十几年,从没发生过火灾,这就是我们的实力,这就是我们的技术。”董明珠的这番话,既是对格力电车的自信宣言,也是对市场的一次勇敢发声。
格力电车的市场声量和C端认知度并不高,这与它在商用车和专用车领域的布局和部分订单形成了鲜明对比。但董明珠显然不满足于此,她希望通过这次股东大会,让更多人了解格力电车的安全可靠。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上市销售时间,格力电器回应称,可登录“格力董明珠店”了解新能源商用车和专用车详情。然而,记者在体验中发现,该网站首页并无汽车信息,搜索后虽有产品展示,但并未显示销量数据。
与此同时,格力钛纯电动物流车在淘宝等平台上的售价低至5.8万元,且标注为“全款包邮包上牌包保险”。这种差异,不禁让人对格力电车的市场策略产生好奇。
在格力钛的产品线中,曾有网友在路边看到面向物流市场的微面车型。记者致电格力钛客服,对方表示微面物流车定价15万元,全国各地都有销售且销量不错,但未提供具体数据。客服未透露展厅地址,表示如果想购买汽车,需留下联系方式等待销售人员联系。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董明珠还阐述了格力钛的技术路线选择,认为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该技术路线是正确的,其新能源车从未发生火灾事故。她表示,安全是格力产品的第一要素,并透露今年格力钛将在管理、技术创新、销售体系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4月22日,在格力电器举行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提及电动汽车的安全性问题,并将其与格力钛新能源汽车的表现挂钩。然而,她的这番言论迅速在网络和投资者中引发争议。
有数据显示,2024年9月和10月,格力钛新能源中型面包车月销量分别为238辆和257辆,跻身该细分市场销量前十。截至2024年9月底,成都格力钛已促成销售订单3000余辆新能源汽车,前三季度已下线2000余台。然而,这些数据并未能完全平息争议。
格力钛新能源官网资料显示,公司专注于商用车和专用车两大系列产品,主要包括城市公交车、通勤车、环卫车、物流车以及场内专用车等,已在全国240多个城市运营。然而,一些购车用户反映,格力钛微面车型续航里程不足,搭载宁德时代41.86度电池,实际满载续航不到200公里,仅适合城市短途运输或厂区内部使用,保值率极低。
面对投资者的担忧,董明珠表示格力钛方向正确,且不影响格力电器的利润增长和分红。然而,一些投资者根据董秘透露的信息判断,格力钛目前的业务量可能不佳,亏损较大,并认为格力钛成立已久,但业绩改善似乎总停留在“下一年”的预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