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智能股价持续下跌,亏损问题成命门

2025-05-10 19:45:24 股票分析 facai888

其实,对于涂鸦智能的预警早在2022年第一季度就已出现。该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公司营业利润率已经达到-100.3%。

从时间看,2014年就已经成立的涂鸦智能可以算作IoT云服务赛道的元老玩家。据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涂鸦智能客户总数约为3900人,其中,物联网PaaS客户约为2600人,作为TO B业务的平台型企业,这样的客群规模可以说是涂鸦智能值得骄傲的成绩。而据分析机构灼识咨询数据显示,早在2021年,按收入计,涂鸦智能在全球智慧家居、智能商业物联网PaaS市场的市占率就已经达到了14.9%,位列第一。

11月10日,涂鸦智能在港交所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营收数据显示:物联网平台即服务收入为3090万美元,同比下降约57.4%。软件即服务和其他收入为890万美元,同比增长约60.2%。总营收为4500万美元,同比下降约47.4%。

很难说涂鸦智能已经步入末路,但在市场从来不相信眼泪的铁律之下,留给这家智能iot云服务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裁员新闻在当时没有继续发酵,马上被涂鸦智能赴港上市的新闻盖过。但是,也正是从一季度起,涂鸦智能的季度财报中一再强调亏损收窄的数据,安抚投资人和市场的用意颇深。

但是,物联网该怎么走,在当时没人能看得清,涂鸦智能在成立早期,更是接连做过联网模组、智能硬件等与云服务不沾边的物联网业务。

顶着“IoT平台第一股”光环的涂鸦智能,显然处于一个大环境与小赛道相互影响的困境当中,对它留给它打造护城河以及提振营收数据的时间并不多了,但最重要的,还是需要一步一步踏实的走下去。

但是,IoT云平台的定位看起来很美好,实现起来很复杂。据媒体报道,涂鸦智能在业务发展阶段,并没有自建数据中心、搭服务器,而是从几大云厂商采购基础云服务。

据分析机构CMIC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为5000亿元,同比增长36.9%。而在2014年,兼具低功耗和高性能的工业芯片大规模推出之后,该年份更被视为物联网的元年。

果然,顶着“IoT云平台第一股”涂鸦智能在上市之后迎来短暂高光,可惜在市值一度飙升至逾一百四十亿美元后,很快就无力支撑其股价继续上扬。

尽管创始人团队依然拥有对涂鸦智能的绝对控制,但在公司股东全球化背景之下,在经过科技企业投资成长环境的比较后,已经被认为是全球IoT云服务技术服务商的涂鸦智能,还是选择了美股上市。

这里需要注意的,连腾讯才是第二大股东,那么在涂鸦智能的资方中,谁才是出钱的那一个呢?答案是具有美资背景的NEA恩颐投资。

对于这样的情况下,涂鸦智能给出的解释为:运营支出增加。仔细来说就是团队人员规模的开支费用和 获客的业务发展费用都在增加,而总收入还没有更大量级的突破,所以利润率数据自然也是惊吓到了市场和投资人们。

也就是说,在IT行业整体进入低迷的2022年,涂鸦智能在没有完成盈利的情况下,拓客也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可以想见的是,如果依然维持公司以往规模的运营,其将面临更大的资金承压。

也就是说,涂鸦智能本身的IoT基础服务业还是架设在了其他云厂商的基础服务之上的,而在这种结构下,涂鸦智能不仅需要缴纳数额巨大的云服务采购费用,同时也距离第一方服务商的定位越来越远了。

涂鸦智能股价持续下跌,亏损问题成命门

实际上,涂鸦智能的业绩乏力早已经从市值上反应出来。

可以说,正是因为涂鸦智能不够合格的市场业绩,让其在资本市场的投票中呈现持续疲软的表现。对涂鸦智能赛道大火的条件下,交出这样的答卷,是否应该从自身找一下问题?

亏损可能意味着扩大经营的需要,也可能意味着盈利模式上的不够成熟。但是,由于涂鸦智能身处IoT云服务赛道,其身后的市场蓝海被外界一致看好,在当时登录美股只差临门一脚的情况下,盈利模式的不够成熟自然会被暂时性的搁置起来。

凭借这样的业绩,涂鸦很难不在资本市场上接受毒打。截止到目前,涂鸦智能美股股价已经跌至0.8美元水平,距离发行价21美元缩水90%以上。而在被寄予厚望的港股市场,涂鸦智能的表现同样成迷,自7月上市以来,其股价从19.3港元一路下探至目前的7.5港元水平,并依然呈现挣扎态势。

对于涂鸦智能身处经济下行与赛道趋热的双重环境下,其业绩的撕裂愈发明显,从一季度到二季度到三季度,尽管亏损持续收窄,但对比起营收的下滑,更像是杯水车薪。

或许在涂鸦智能看来,只要登陆美股成功,依靠其业务的前沿性和赛道热捧,就算是第三方云服务的角色,涂鸦智能也能平安落地。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美股昙花一现的涂鸦智能在今天已经退守港股市场的事实铁证下,恐怕只能留下一句感叹:成败皆为云。

公开数据显示,涂鸦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学集持股19.89%,有49.3%的投票权;而在机构方面,NEA恩颐投资持股21.6%,有7.4%的投票权;腾讯持股10.21%,有3.5%的投票权。

不过,与大多数初创高科技企业面临的困境一样,涂鸦智能在获客过程中依然难逃“以血换血”的粗放模式。而这种模式在营收保持增长的情况,还能维持,一旦行业大环境出现下滑,对公司往往就是不能承受之重。

正是在云平台背景加持下,上市之前的涂鸦智能在资本市场上可谓一帆风顺:2021年之前,其共完成五轮融资,背后不乏GIC、高瓴、腾讯等一线资方。其中,腾讯领投涂鸦智能D轮融资,并成为后者的第二大机构股东。

不过,走了不少弯路的涂鸦智能倒是有着成为平台型企业的愿景,而转型的机会也在2017年到来了。在当时,涂鸦智能完成B轮融资后,就将业务逐步拓展到大火的智能家居、智能商业生态、智慧城市这样的风口领域,而这样的业务布局更让涂鸦智能在资本市场上讲出更动听的故事,在接下来的时间涂鸦智能将自己进军三大业务的目标定位成一种更为吸引人的表述:IoT云平台。

在美股登录前夕,涂鸦智能招股书就显示,截止上市之前,涂鸦智能已经累计亏损了1.925亿美元,其中,2019年、2020年分别亏损7050万美元和6690万美元。

其实,营收乏力与开支庞大的经营困境,涂鸦智能也已经有所准备。据2022年2月的正观新闻援引爆料人说法,涂鸦智能计划裁员500-700人,裁员后公司保留2500-3000人。同时,涂鸦智能内部员工也证实,涂鸦智能裁员确有其事,原本3800多人的规模,在今年预计只能留存3000人,而且,这名员工也表示,涂鸦智能人员的高流动率也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原因无他,业绩乏力。根据分析机构《全球智能化商业》估算,2019年全球 AIoT 市场规模约为2,260亿美元,而涂鸦智能上市后交出的答卷也难言及格:2021年涂鸦智能营收3.021亿美元,同比增长约67.9%。但是,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全年亏损1.75亿美元,比2020年同期的6690万美元整整超出了一个亿。


我们刚刚完成了涂鸦智能股价持续下跌,亏损问题成命门的讲解,现在切换到涂鸦智能:智能家居新趋势,盈利之道待解。

回顾涂鸦智能的发展历程,这家成立于2014年的IoT云服务企业,曾一度被视为智能家居领域的领军者。只是,因为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盈利模式的探索,涂鸦智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业绩下滑,亏损加剧

裁员风波,内部动荡

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涂鸦智能还遭遇了裁员风波。据内部员工透露,公司计划裁员500-700人,以降低运营成本。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对涂鸦智能未来发展的担忧。

业务拓展,转型之路

市场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智能家居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也日益激烈。涂鸦智能要想在市场中脱颖而出,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同时探索更为成熟的盈利模式。

案例分享:涂鸦智能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实践

涂鸦智能曾与某知名家电品牌合作,共同研发了一款智能空调。通过涂鸦智能的IoT云平台,这款空调实现了远程控制、节能降耗等功能,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这一案例展示了涂鸦智能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实践成果。

面对挑战,涂鸦智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探索盈利之道:

1. 提升技术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

2. 拓展业务领域,实现多元化发展;

3. 优化盈利模式,提高盈利能力;

4.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市场影响力。

涂鸦智能的未来充满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无限机遇。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涂鸦智能能够克服困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