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导的分布式云全局管理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旨在规范分布式云管理

2025-05-11 21:23:07 财经资讯 facai888

近日,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了由我国主导的分布式云全局管理国际标准——ITU-T Y.3538,这一标准不仅标志着我国在分布式云领域标准化进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更彰显了我国在云计算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下面,我们从标准定义、发展历程、核心技术等方面,深入剖析这一国际标准的背后故事。

分布式云全局管理:标准定义与背景

分布式云全局管理,顾名思义,指的是对分布式云资源、数据、平台服务、应用服务、运维管理以及安全等方面的全面管理。在分布式云环境下,由于资源分布广泛、架构复杂,如何实现高效、安全、可靠的管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因为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布式云已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选择。只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分布式云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ITU-T Y.3538国际标准的发布,旨在填补这一空白,为分布式云管理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可操作的框架。

我国主导的分布式云全局管理国际标准正式发布,旨在规范分布式云管理

发展历程:从探索到主导

分布式云概念最早起源于2018年,当时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开始探索分布式云技术。在随后的几年里,我国在分布式云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依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 TC608、云边协同产业方阵等组织,我国凝聚产业共识,积极推动分布式云标准化工作。在此过程中,我国牵头编制了分布式云服务标准体系,包括分布式云基础设施、分布式云容器平台、分布式云全局管理、分布式云全域调度等行业/团体标准。

  • 资源管理:包括计算、存储、网络等分布式基础资源管理能力。
  •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处理、传输、加密、存储等分布式数据管理能力。
  • 平台服务管理:包括平台服务、接口、功能等平台层管理能力。
  • 应用管理:包括面向用户的业务应用等应用层管理能力。
  • 运维管理:包括资源调度、部署、监控运维等分布式运维管理能力。
  • 安全管理:包括分布式云安全风险管理能力。

这些核心技术共同构成了分布式云全局管理框架,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分布式云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某大型企业:通过引入分布式云管理框架,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降低了运维成本,提高了业务效率。
  • 某互联网公司:基于分布式云管理框架,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为业务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 某政府机构:利用分布式云管理框架,提升了政务信息化水平,为公众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在技术创新方面,我国将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分布式云管理技术在资源调度、数据安全、运维效率等方面的提升。在产业生态建设方面,我国将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分布式云管理产业的繁荣发展。

资源管理:分布式基础资源的管理之道

资源管理是分布式云全局管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计算、存储、网络等分布式基础资源的管理能力。以某大型互联网企业为例,他们通过实施分布式云全局管理框架,实现了资源的灵活调度和高效利用。具体该企业通过引入分布式云管理平台,实现了资源池的统一管理和自动化部署,有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运维成本。

平台服务管理:构建高效的平台服务体系

应用管理:面向用户的业务应用优化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