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商用三年,业内热议,圈外人却鲜有了解。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揭开5G的神秘面纱。
让我们来回顾5G的发展历程。自2019年6月5G牌照发放以来,短短三年间,5G套餐用户数已达9.28亿,ARPU值持续增长。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全部实现正向增长,其中,中国移动营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最高,分别同比增长12.0%、18.9%。这充分说明,5G套餐用户数不断渗透,推动了ARPU的增长。
只是,5G的普及并非一帆风顺。有用户反映,在人流密集场所,5G信号体验不佳。对此,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陈山枝表示,5G需要进一步解决广域覆盖和局部覆盖的问题。广域覆盖需要依靠星地融合移动通信,而局域覆盖则要以用户为中心接入6G架构,这将是6G带来的巨大变革。
在5G应用方面,今年世界5G大会公布的“5G十大应用案例”中,包括煤矿、医疗、金融等多个重点行业的5G落地应用。其中,宁德时代与福建移动、华为合作“智慧工厂”建设的5G专网,涉及全国40个厂区,总面积超500万平方米。这充分说明,5G在工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只是,5G在C端市场的商业化发展仍不尽如人意。一位哈尔滨出租司机表示,感觉5G资费还是太贵,除了网速变快,生活中没有太多感触。这反映出5G在C端市场的推广仍需努力。
与此同时,6G技术演进备受关注。高通公司中国区研发负责人徐晧提出,6G技术演进有多种路径和研究方向,如AI在无线通信技术上的应用、融合世界以及元宇宙中的VR/XR等。王俊认为,6G大技术方向包括原生智能、星地融合、原生可信、碳中和、网络感知以及极致连接。
在5G-A方面,其涉及的场景除eMBB、URLLC、mMTC之外,还囊括了UCBC、RTBC和 HCS。5G-A作为5G的演进版本,将进一步提升网络上行、下行速率,毫秒级时延、感知以及高精度定位、物联能力等。
总体来看,5G商用三年,圈内热议,圈外鲜有人知。这主要是因为5G在普及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如C端市场推广不足、5G-A、6G技术演进等。只是,因为技术的不断进步,5G在工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此外,5G在B端市场的商业化发展也值得期待。运营商、设备商牵头成立行业军团,将以往不同地区的To B能力进行行业性质的整合、集结。每个军团会将产业链中的优势、专精特新企业,加强合作、共同推广。
5G技术自问世以来,以其高速率和低时延的特性,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本文将深入探讨5G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以宁德时代为例,该公司与福建移动、华为合作,构建了覆盖全国40个厂区的“智慧工厂”5G专网。该专网不仅实现了对生产设备的实时监控,还通过5G+AI技术对钢板麻点进行检测,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医疗领域,5G技术使得远程手术成为可能。例如,某省立医院利用5G网络,成功为偏远山区的患者进行了远程手术,这不仅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也为偏远地区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因为5G技术的不断演进,5G-A和6G技术的研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5G-A将进一步提升网络速率和时延,而6G则有望实现全域泛在、瞬时极速、高效节能等特性。未来,5G-A与6G技术的融合将推动更多创新应用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