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这个曾经的“面包第一股”,如今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从第三季度报告来看,其净利润同比下降6.24%,营收同比增长0.77%,这样的数据不禁让人质疑,桃李面包的盈利能力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地区方面,北方市场依旧为桃李面包的主要阵地。其中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合计33.45亿元,占整体营业收入的65.97%。只是,这样的收入结构似乎已经难以支撑桃李面包的持续增长。
8月22日,桃李面包公告透露,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盛雅莉、吴志刚分别持有的1736.43万股、3300万股股份被司法冻结。公告发布后,8月23日,桃李面包盘中一度跌停。这一事件无疑给桃李面包的家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对于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桃李面包表示,有以下三点原因:一是部分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以及部分新建项目投产后产能未完全释放且前期费用较高,导致本期毛利率同比略有下降;二是即将投产的新建项目陆续进行人员储备,工资费用增加导致管理费用同比有所增长;三是本期利息支出增加。
此外,桃李面包的债务压力也有所增大。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桃李面包货币资金为2.49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17亿元。面对这样的财务状况,桃李面包需要采取何种措施来缓解债务压力?
公开资料显示,桃李面包成立于1997年,前身为沈阳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为吴志刚。身为教师的他60岁退休后创办沈阳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2015年12月22日,桃李面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被称为“面包第一股”。只是,如今的桃李面包,却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成为桃李面包亟待解决的问题。
业绩增长压力之外,公司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近年来大手笔套现。2015年至今,桃李面包累计现金分红8次,累计现金分红36.72亿元。这样的分红策略是否合理,值得深思。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桃李面包要想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需要从产品创新、营销策略、渠道拓展等多方面寻求突破。同时,家族企业如何传承,也是桃李面包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中,桃李面包能否重塑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